京师律师接受央视采访,点评九价 HPV疫苗现象
- 浏览:1785
你的朋友圈是否也有人在代购九价HPV疫苗?
由于九价HPV疫苗持续供不应求,也就自然而然的导致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乱象,比如黄牛代抢疫苗,代卖走私疫苗等等。而近期网络上出现了所谓的“代抢”、“代预约”渠道,“黄牛”通过微博、小红书、贴吧等社交平台,发布“代抢”、“代预约” 九价HPV疫苗的信息,自称有九价HPV疫苗的预定名额。
“黄牛”在与消费者的沟通过程中会作出“预约不成功可退款”的虚假承诺,以此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在消费者支付预约金后再通过“再不转账订单就要被冻结了”等说法要求消费者再次转账。收到钱款后,“黄牛”或以类似理由继续蒙骗受害人,或直接将其拉黑。消费者在进行购买疫苗却迟迟无法接种时,才意识到已经上当受骗,但此时往往已经无法挽回。同时,市面上的非正常渠道的走私疫苗,如港版疫苗,疫苗不仅存在较高的人为风险,同时由于疫苗的特殊性,在运输冷链环节非常严格,但走私疫苗往往在储存、运输等环节由于并非由正规渠道进入,所以即使流入境内,仍存在质量风险。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李源律师接受央视采访指出,针对部分消费者遇到的有些经营者提供来源不明的疫苗,由于这些疫苗并没有获得我国有关部门的药品批文,所以这些经营者涉嫌制售假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的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第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第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第三,变质的药品;第四,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罪中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为避免适龄接种者因私下交易导致此类骗局发生,李源律师建议消费者,接种疫苗要到正规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可轻易相信社交平台上来源不明的信息。
消费者如何辨别“黄牛”呢?“黄牛”的行为到底是否合法呢?
不管是炒作什么的“黄牛”,基本上都可以分为诈骗型黄牛、技术型黄牛、内外勾结型黄牛。
第一种黄牛是诈骗型的,消费者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谨防诈骗,黄牛往往会利用消费者的急切心理,以“预约不成功可退款”的虚假承诺骗取消费者的信任,在消费者支付预约金后再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不断付款,但事实上其并没有特别的预约途径,钱到手后随时可能消失,这样的黄牛涉嫌犯诈骗罪,目九价HPV疫苗的市场价已经超过了3000元/针,只要诈骗一针,就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种黄牛则是技术型的,他们通过技术手段入侵医院的计算机系统,通过修改权限、屏蔽信号等方式破坏正常抽签或排队秩序,这样的行为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同样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三种则是内外勾结型的,主要是通过收买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来倒卖疫苗,在此情形下黄牛涉嫌行贿罪或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涉嫌受贿罪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黄牛,都是违法犯罪的代名词,希望大家都能理性看待疫苗,不要为了打一针疫苗而突破法律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