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4001-666-001 国际业务免费咨询电话:010-50959845

京师律师在两会|发挥专业力量,尽职为民发声

  • 718
“说话就像脑中自带提词器,思路清晰、语言犀利、逻辑缜密,他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对于法理的认知始终具有极强的信服力!”1月31日晚的《我是大律师》节目录制刚一结束,就有网友在朋友圈感慨特约嘉宾宋晓江律师的谈吐。的确,凡是与宋晓江律师交流过的人都会被那份与生俱来的自信气场所吸引,他自己将其归因于律师的职业养成,“必须保证从我口中说出的话有依有据,我代表的始终是法治和公平的立场。”宋晓江律师如是说到。
宋晓江律师的日常工作很忙,他的案头也总是堆积着厚厚的卷宗,工作节奏总是处在“连轴转”的状态中,出差奔波与加班加点早已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翻阅他的履历可以发现,无论是在中央党校攻读硕士学位、担任中国行为法律会培训合作中心特聘客座教授,还是日后参与创办京师律师事务所,宋晓江律师在法治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坚实脚印。
自2022年开始,宋晓江律师又多了一重身份: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这次当选,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变得更重了,作为一名律师行业的人大代表,需要从更高层面更多地参与到国家治理中去,需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深刻领会群众的所思、所想和所盼,及时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向党委政府汇报,带到人民代表大会上去,要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01
党建+公益,律所拧成一股绳
从执业初期的实习律师,到如今担任京师律所党委书记一职,宋晓江律师始终是走在队伍前列的那一个。“律师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更是一种崇高的事业。立足的关键在于专业、诚信、尽责,这一点对于律师个人和律所整体发展都至关重要。”说话的时候,宋晓江律师习惯性嘴角上扬,配以柔和的眼神呈现微笑状态,中和了他明显上扬的眉梢造成的锐利,放松的表情和鲜明的主张透露了宋晓江律师自我的个性和骨子里的自信。
在担任京师律所党委书记期间,京师律所坚持“以党建促所建,以党建促发展”的发展理念,打造党建工作品牌,提升律所发展软实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律所发展的双赢,京师律所先后荣获了“北京市优秀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律师行业先进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北京市先进律师事务所党组织”等荣誉,宋晓江律师个人也于2019年被司法部评选为“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在2015——2018年度连续三年被北京市律师协会评为“优秀党员律师。”

为吸引更多律师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在党委书记宋晓江律师的领导下,京师律所打造了独具律所特色的“党建+公益”的模式,凝聚和推动了京师律所高速发展过程中的正能量,更有效破解了党建文化融入难、服务发展难、凝聚人心难等问题,增强了京师党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以党建引领京师公益文化,实现“资源整合机制化、党员作用常态化”,通过发挥京师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作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并更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使律所拧成了一股绳。

在宋晓江律师承办的每一个案件中,他都尽量将所涉及的法律知识通俗易懂地讲解给委托人;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余,他仍然坚持组织律所律师送法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他还倡导和鼓励全所积极律师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党建+公益”的推动下,京师律所社会责任建设及公益品牌现已得到业内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02
坚守行业初心,彰显职责担当
在他的世界里,生而为人,克勤无怠,便有无限可能。所以即使在人生进入了一个似乎更加自由的阶段后,他也未曾想要放缓脚步。从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到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建委副主任;从律所党委书记到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宋晓江律师在不同角色中诠释着他对于律师职业的理解以及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他始终要求自己要在践行各种不同身份的同时,注重反映广大群众的法律诉求和律师队伍的呼声,更多地从法治视角关注和推进民生
“不管是人大代表,还是执业律师,其实都是为民服务的发声者,都是法治的维护者、践行者。”法治的力量在于发自内心的信仰和遵从,人大代表的新身份,让宋晓江律师对法治有着更为浓厚的情怀。“我正在学习如何更好地履职,我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聚焦一些重大领域的立法工作,从而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虽然是个‘新兵’,但我的法治理想不会改变。”他微笑着补充道。
事实上,宋晓江律师一直在积极参与和推进立法工作。近几年来,宋晓江律师以北京律师身份先后参加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组织召开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性融资立法讨论,应邀前往国家外文局参加翻译立法专家调研会,受邀参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召开的重大案件论证会,并就部门规章、规定等冲突进行法律论证,就立法技术问提出法律建议,积极为经济社会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03
以法治精神推进社会治理方式改进
在交谈中,宋晓江律师常用“分身乏术”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可他说这份辛苦是值得的:“无论是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还是一名法律人,都有义务、有责任去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治理主要包括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内容。宋晓江律师认为,要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就必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在宋晓江律师看来,律师的基本属性就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而法律素养更是律师天然必备的职业素养,这些都与依法治国提出的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治理社会高度契合。
结合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宋晓江律师系统阐述了他所理解的:律师如何发挥职业优势,建立起党和国家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他介绍说,律师可以用更为理性、合法合规的方式向政府提出百姓诉求,形成更为规范化的法律议案,把群众的合理意见通过合法规范的形式反映到人代会上,提交到政府有关部门,进而促成能够满足群众利益诉求的政策性指导性文件的出台,这样既能够回应群众期待,又可以从长远角度避免类似问题再现,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律师在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完善社会治理制度方面将大有可为。”宋晓江律师抱以乐观期待。
04
发挥律师力量,尽责为民发声
律师参政议政的重点应该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进行,而这往往也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在今年初闭幕的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次会议上,宋晓江律师听取和审议了朝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参与讨论了朝阳区人民法院、检察院工作报告,并针对报告具体问题结合区情实际和行业特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为从业近30年的律师,他始终把用好法律专长为民解忧、为民发声当作自己的职责所在。对于今后的工作,宋晓江律师满怀憧憬。他认为,2022年是新一届朝阳区政府的届首之年,也是加快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作为朝阳区律师人大代表,理应从法律的角度、从依法治区的高度去思考、去反映人民的意愿。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同辖区选民保持密切联系,认真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诉求,并结合实际形成相关的议案,为推动朝阳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议献策,努力做一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大代表。
仰望法治星空,传播法治精神,为法治建设鼓与呼;俯身履职尽责,听民声解民忧,诠释为民代言的使命担当。
宋晓江律师,一直在路上……
 
律师简介
宋晓江
宋晓江律师,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党委书记,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0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全国统招生)学历,从事律师职业前,有在北京市通州区党校、北京市委党校、中共中央党校的工作经历。第十七届朝阳区人大代表。

获得奖项

2019年被司法部评选为“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党务工作者”,2020年荣获“法治新时代年度人物”称号,2015年被中国律媒百人会评为“年度最佳企业家辩护人”,并在2015——2018年度连续三年被北京市律师协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宋晓江律师受邀参加庆祝建国70周年大会现场观礼,2021年,宋晓江律师受邀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观礼。

任职京师律所党委书记期间,律所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律所发展的双赢,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律师行业党建的一面旗帜,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领导曾先后前往京师律所视察并给予京师律所很高评价,律所先后荣获了“北京市优秀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律师行业先进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北京市先进律师事务所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参与立法

2015-2016年度,宋晓江律师代表北京市律师协会参加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召开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性融资立法专家咨询会;应邀前往国家外文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部门规章、规定等冲突进行法律论证,就立法技术问提出法律建议。

普法授课

2017年9月,应邀前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对51家央企二级单位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讲授《国有企业及管理人员刑事法律风险防控》;2018年6月,应邀前往西藏自治区对自治区工商联百名大型企业授课;曾应邀前往北京市民政局、通用集团、中信集团、华电集团等单位授课。同时,宋晓江律师每年深入到机关、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公益普法30余次。担任央视《我是大律师》栏目主讲嘉宾,在《法制日报》《中国经营报》《中国律师》杂志等媒体发表多篇论文。

社会兼职

1、中国伦理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北京中心主任;

3、中央财经大学预防金融证券犯罪研究所副所长;

4、中国行为法律会培训合作中心特聘客座教授;

5、北京企业风险防控研究会常务理事;

6、中电联企业合规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7、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8、中国人民大学虚假诉讼研究中心研究员;

9、中央电视台CCTV《谈事说理》栏目法学顾问;

10、北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

11、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宣传员。

single-newsinfo.php